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千真万确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胃肠功能。那么,快走如何养胃呢?让我们来看看!
步行的好处
长时间坐着或站立的人容易出现腿部肿胀、静脉曲张、痔疮等疾病。原因是身体下部的静脉充血,不容易回流到心脏。行走时,下肢肌肉加强活动,有节奏地挤压静脉,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血液快速回流心脏。体力活动少时,肠胃活动也会减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如果饭后散步,腹部肌肉的锻炼会有效地“按摩”胃肠道,从而促进和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当人久坐时,肺部的扩张会受到限制,影响呼吸的深度。走路时,身体要挺直,不要低头,双臂可以自由摆动,这样就大大改善了肺部的通气量。有节奏的步行还会对人体大脑皮层造成单调、反复的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发展,让神经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有些人还采用睡前散步来预防和治疗失眠。
散步有助于调理脾胃
普通步行速度应保持在每分钟60至90步,每次20至30分钟为宜。此法适用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快走时昂首阔步,快步走,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用于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患者。
反向行走也称为倒走。走路时,膝盖伸直,目视前方。每次,后退100步,然后前进100步。重复此操作多次,直到您感到疲倦。此法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疼痛和胃肠功能障碍。
定量步行是按照特定的路线、速度和时间完成指定的距离。最好平路和爬坡交替进行,快慢结合。此法对于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裨益。
摆臂行走时,手臂随着步伐摆动的幅度更大。此法可强化骨关节及呼吸功能,防治肩周炎。
揉腹、散步是传统的中医锻炼方法。用手每一步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用于患有慢性胃肠病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