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和小伙伴们聊聊《烽烟迷魂》的前传《花千骨古谣》。希望以下观点能帮助您找到您想要的百科全书。
大家好,大家的寒假延长了吗?寒假里,周周看了一些书。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谈美》这本书的感受。
《谈美》是朱光潜老师1932年写给青年朋友的“第13封信”。1932年,东北战事已经肆虐。或许很多人都觉得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谈美”不太现实。但朱老师却说:
“我现在讲美,正是因为时间如此紧迫……我坚信,中国社会现在的状况如此糟糕,不完全是因为制度,更多的是因为人心不好……净化人心,首先要美化我们的生活。”
朱老师的话放在今天也可以说是正确的。今天,我们也在探索“美”,用“美”来净化我们的灵魂。
什么是美——理解美
对于很多人来说,“美”是一个遥远的话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说:“今天我们来谈谈美”。
但事实上,美丽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穿的衣服是美丽的,化好妆的女孩是美丽的,曼妙的身姿是美丽的,天上的夕阳是美丽的,树枝上的新绿是美丽的,博物馆里的文物是美丽的。画家写的作品很美……
可以说,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被美所包围,普通人也有对美的追求。否则就用最简单的白瓷杯喝水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们要追求独特的器皿形状和图案?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简约的白瓷杯中找到简约之美)
从空间广度来看,美无处不在。纵观时间的广度,美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古老。
约3万年前,周口店龙骨山顶穴居人在贝壳、兽牙上钻孔作装饰;
大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人会在粘土上雕刻图案;
大约在5000年前,发源于内蒙古的红山先民就已能制作线条流畅、雕刻精美的玉龙;
大约3000多年前,商代晚期的工匠们制作出了今天令世人惊叹的四羊方尊……
美的生命力无限延伸,因为好的作品是不朽的。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死亡不是身体的死亡,而是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他了。”创造美的人终有一死,但美却永存。
那么什么是美呢?
美就是无所事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某事常常是有原因的。我们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穿衣服是为了御寒。但美貌无济于事。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它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但美丽可以满足你的心灵。美是精神食粮。当我们全心全意地欣赏美的时候,往往可以达到“心外无物”的境界。
美是心灵与物质的结合。如果一件作品或一件美物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那么它就不能被认为是美的。有时你会看到网友说根本看不到某个明星的长相。这是因为网友的心和明星的长相不兼容。
正因为心灵的感受对于美的实现如此重要,所以体验美也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就像同一幅画,有人说精美,有人说乱七八糟。面对同样的秋天,有的诗人写下“深院孤梧梧桐锁秋”,也有的诗人说“秋自古悲凉寂寞,我说秋胜春”。
美从何来——欣赏美
一旦你明白了什么是美,你就应该学会如何欣赏美。
欣赏美需要距离,需要情感。
前面说过,美是心灵与外在事物的联系,所以在欣赏它的时候,我们应该投入情感,要有共情的能力。这很容易理解,但是“距离”是什么意思呢?
距离是指我们在欣赏美的时候,必须与外界物体保持适当的距离。这里的距离,并不是说你站得很远,而是你的心出于务实的心态而跳动。
许多居住在风景区的人们都被源源不断的观光游客逗乐了。重点是什么?这只是一座山,有几棵树。它有什么好处呢?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会控制自己的外表,但是结婚的时候却不会把外表放在第一位。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些住在景区、打算结婚的人,都是从实际的角度看待环境、看待事物的。对他们来说,这条路是去爷爷家的路,这座桥是通往学校的桥。这些无与伦比的熟悉环境都成为了实用的工具。所以,我们总觉得身边的风景只是眼前的矫揉造作,然后一路走下去,看到别人的不节制。
(庐山牯岭镇)
朱光潜在书中举了古松的例子。商人看到古松,就想到如何砍伐它来赚钱;当科学家看到古松时,他们会想到它的科研价值;艺术家看古松时,看到的只是古松本身的形状和优美。美是逃离尘世、超越利益、不占有的。当你看到一些真正的美女的时候,你心里根本就没有占有的想法,只想静静的欣赏。
很多人因为混淆了艺术和生活而无法正确欣赏美。他们视艺术为现实,所以有的司机拒绝接扮演容奶奶的李明启老师,有的士兵差点开枪打死扮演黄世仁的演员,还有一些网友到微博上辱骂扮演容奶奶的演员吴越。情妇。
其他人则错误地从实践和道德的角度来欣赏艺术。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廊桥遗梦》观点不正确,正在谈论婚外情。这怎么能放到桌子上!(当然,这也教育所有创作者要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如果作品不美观,那就不要怪罪观众只从伦理角度批评它)。
美去哪儿——创造美
那么如何创造美呢?
答案仍然是距离加情感。
对于创作者来说,创造美需要跳出自我。我们常说当局是盲目的。创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也必须站在批判的角度,将自己的情感物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创造出可以欣赏的艺术。艺术需要观众。如果你的作品纯粹是自己的情感,别人无法理解,就很难把它变成艺术。
(如果班婕妤没有跳出丑城,她怎么会发现自己就像一把废弃的圆扇)
同时,创作者还必须具备共情能力。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以物抒志、以物抒人的情况。这就是共情,它将人的愿望和利益与物体的愿望和利益结合起来。当你看到初升的太阳时,你的身体里似乎充满了活力;当你看到风穿过竹林时,似乎你正在随着竹枝轻轻摇曳……只有这样一种物我一体的体验,我们才能创造出一种来自最深情感的艺术。
而且,创作者还必须注重整体。一首歌、一行歌词、一幅画并不是孤立的。各部分必须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完整的作品。就像做整形手术时,有些人只关注某个面部特征而不是整体。最终的结果是,它们单独看起来不错,但组合起来就显得很尴尬。
(这里大家好好想想,我就不冒犯任何人了)
那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朱光潜老师的《谈美》。想了解更多美学知识,请关注公主号:每周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