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药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人们跟随电视和书籍热情地学习如何饮食、锻炼和预防疾病。然而,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医疗保健的要点是什么。其实,中医养生并不是几方、几味中药材、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由来已久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平、静、修、调、补、强。真正的了解并不意味着如果你保证了这些方面,你的长寿就会离你很近。
“顺”
健康与保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古人认为,人体的变化与四时的循环一致,因此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要与季节相一致。《黄帝内经》说:“天时、地利、人和。”这里的“时”是指阳、阴四时。其实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时养生保健必须符合生长、生长、采集、储藏的特点。初春,万物止脱发。需要护肝温补肾阳。夏季是生长发育的季节,主要是养心安神。晚睡早起,避免生气。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必须出汗。盛夏,湿热,需要注意养脾。利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需要润肺滋阴,清晨早睡,心态平和,否则会伤害身体;冬季要注意滋补、护肾、滋阴,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安静的”
让心灵平静下来。当代人喜欢日常生活的热闹,每天分配时间,害怕孤独和孤立。事实上,这种浮躁的生活对于身心健康极为不利。《黄帝内经》曰:“清静虚无,真气从中而出,精神得到守护,疾病永安。”当人静下心来时,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保证人体“环保节能”。只有这样,才能预防传染病,延长寿命。何不放慢生活节奏,用静坐的方法来休养身心。
“建造”
修身养性,弘扬善行,少一些后顾之忧。《易经》说:“积善行的家庭,会有福气;不积善行的家庭,会有很多灾难。”其实,平时多行善、积德、心胸开阔的人,通常能够与世人和谐相处,减少很多烦恼。感觉不错。可见,修养身心,真诚待人,不求名利,与人为善,就会获得身心健康、幸福长寿。
“调”
进行更长时间的吸气。人们难免会遇到营养失衡、劳累过度、疾病等诸多不利因素。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调”字了。《黄帝内经》说精神信仰要根据四时的变化来调整,七情六欲要调整。还注重吸气的调整,即“调身”,呼吸、呼气的训练。建议大家平时呼吸要长、慢、均匀。可以练“丹田息”。用鼻子呼吸后,将气通过潜意识输送到下丹田气海,即肚脐以下1.5寸处。然后慢慢呼气。练习“吸丹田”的同时,吞咽唾液,配合调节津液,保健效果会更好。
“维修”
补药和泻药都是对身心健康最好的。古人青睐用滋补养生药物来调节阴阳、脏腑、血气。标准有三个:一是辩证第一,二是食疗为基础,三是补泻结合。
中医认为,食药同源,所有食物成分都有滋补身体的作用。从味觉上来说,奇味清肝火,苦味补心,甘味健脾,辛味润肺,咸味补肾壮阳。从颜色上看,红色养心,黑色补肾壮阳,黄色健脾,绿色清肝火,白色养肺。
营养保健应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适当的食疗。气虚的人主要吃晚餐,但也可以喝鸡汤、吃荤菜。红枣、牛肝、各种尖头肉等都可以补血补气。补阴气,多饮水生食,如鹅肉、海参、野甲鱼等。温补肾阳,宜吃牛、羊肉、鸡胸肉、驴肉、苋菜等。早春保护肝脏,多吃豆芽、黄豆芽、草莓芽、菠萝蜜等,但要少吃香椿芽、香菜,防止皮肤过敏。夏天吃点苦味的东西可以去火。多吃瓜类和豆类,夏季再适合不过了。秋季应多吃板栗、松子等时令水果和干果。还应多吃百合、莲藕、甜杏仁、银杏果等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冬季需要多吃块根类食物,如山药、土豆、红薯、萝卜、大白菜等。
养生不能只是一味地补补,而必须补与止泻相结合。夏季清热利湿,可多吃冬瓜、黄瓜、冬瓜、薏仁等。如果肝火严重,可以吃茄子、苦麻菜、绿豆等来给肝脏解毒。秋季,燥气浓郁,不少人出现便秘、口干等症状。应多吃梨、萝卜等润肺食物。如果冬天感冒严重,可以多吃生姜、肉桂粉来驱寒。
“坚硬的”
锁精、固气、固神。养生保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固”,它包括锁精、固气、固神三个层面。
锁精是保护肾精,最重要的是禁房事。另外,还可以吃一些保护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最好是牛羊肉。还可以吃山药、巴戟天、枸杞。
固气,一要减少气耗,少说话;其次,要多晒太阳,以补气血。第三,要多做有氧运动来减肥,增加CO2;第四,要通过饮食生水谷气。另外,睡眠质量可以舒缓五脏,所以一定不要经常熬夜。要强化心性,就需要调节喜、怒、思、悲、恐七情。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人体才会少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