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和朋友们聊聊道教代表人物。以下对道教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看法,希望能帮助您找到您想要的百科全书。
本文匹配多个相关结果,欢迎阅读!1、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是什么?2、道教代表人物及思想3、道教代表人物。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是什么?优质答案如下:
1、老子(传说:公元前600年左右——公元前470年左右):公认的道家创始人,主张“无为自化、宁静自正”(司马迁语),代表作是《道德经》。关于他的身世,没有明确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记载了三种观点:一是老子姓李明儿,楚国库县李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
曾任周仓史史官。见周德衰,遂归西,不知归何处。其次,他说老子就是老赖子。第三,他说太史旦是老子。后人对这些说法有不同的看法,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2、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姓庄,名周,名子修。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宋代人。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理论的重要创始人。他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一生只担任过当地的漆园官员。因为他主张自由,所以不应该受楚威王的聘用。他主张尊重自然,悠闲生活,“独与天地之气相通,不视万物”。代表作有《庄子》。
3、列子:战国初期思想家,生卒年月不详,与郑穆公同时代。其学以黄老为基础,主张“坚守要义,清净空无为”(汉代学者刘向玉),“贵虚”“重实”。义”。现有《列子》八章,为东晋张湛编撰。
4、杨朱:战国时魏国(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字子举,是继老子之后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张“珍惜生命”、“珍惜自己”、“为自己做事”。他的名言是:“失一分钱利天下,勿舍;明知天下为你奉献,勿取。没有人会失去一分钱,对大家都不利。”世界已被统治。”
5、文子:老子的弟子,与商代子夏同时代,但低于孔子。师从子夏、墨子。现存作品有《文子》十二件,汉代以后一度被认为是赝品。但1973年,河北省定县40余座汉墓出土的简牍中,有残片《文子》件,因而确认为先秦作品。
6、田骈:战国时期思想家。又名陈骈,齐氏人。曾在稷下讲学,因能言善辩,被誉为“天口篇”。主张“归气”、“顺道”、“明分”、“立公”,其著作已失传。
7、慎到(约公元前395年前315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早年学黄老之术,并在齐国稷下讲学。他很有名。后来他离开齐国,去了汉朝。它主张“遵守规则”、“遵守法律”、“注重情况”。《汉书·艺文志》描述《慎子》42章,乐发嘉,仅存7个片段。他的名言是:“贤明之人,不足以服众,而权势足以杀之”。
8、宋乐(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291年):宋代人,主张“尊俭”、“不争”、“宽恕”。原有《宋子》十八章,现已佚失,仅存编修本。
9.殷文(约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齐人。反对诸侯之间的吞并战争。他认为“道”即“气”,明确提出精气论。论证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其他想法与宋陵类似。现有《尹文子》册。
10、何管子:战国后期楚国人,名字不详。因其“居于深山,头戴海克斯为冠”(《汉书艺文志》),故名河管子。何管子是赵将庞暖的导师。庞暖多次向他请教,并带兵伐燕。《太平御览》据记载,封臣在赵国成名后,河管子怕庞欢推荐他,于是与庞欢欢断绝了关系。
其代表作《鹖冠子》是战国后期黄老道教的重要著作。
11、司马谈(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夏阳人。汉武帝任太史令。他的代表作是《论六家要旨》,其中他首次提出了道教的名称。
12、刘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西汉皇室,淮南王。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晚年被指控谋反,被迫自杀。刘安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与其他诸侯国王不同,他致力于治国安邦,着书立说。他还热爱贤人,对待贤人有德,最终与弟子们一起写出了一部包罗万象的道教巨著——《淮南子》。此外,刘安及其追随者还发明了豆腐,并利用蛋壳进行了最早的热气球发射实验。
13、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也,三国时期魏国谯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作家。
晚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同推动玄学新思潮,主张“超越名言,顺应自然”,“评贵贱而明”。事物的情感”。他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为曹魏中三吏,世称姬中三。后因得罪钟会、陷害他而被司马昭处死。
14.王弼,三国时代的人。在汉代儒家经典向魏晋玄学转变的过程中,何言、王弼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王弼的贡献较大。他强调形体与功能的区别,有与无的区别,提倡“无贵”精神,并以此原则为基础的《注《易经》将《易经》的研究方向引向纯粹形而上的思想,带来了“无贵”的精神。中国彝史研究走向新局面。
15、郭象(约252—312):中国西晋时期玄学家。字子轩,河南洛阳人。升任黄门侍郎、太傅主簿。
他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也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他的知名度为《庄子注》。他继承了向秀的一些观点,反对一切从无到有的观点,主张“独立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因而相生”。只要每个人在感情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走,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神秘境界”。
除上述著名道家学者外,还有姜尚、范蠡、吕不韦、曹参、汉文帝、窦太后、吉安、王充、王导、谢安等政治家、思想家、刘基、傅山、严复、杨增新等,他们也坚持道教思想或深受道教思想影响,历来被视为道教人物。
主要道教著作
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产生道家思想的标志性著作。全书分两部分,共81章,5000字。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将其主要宗旨概括为“道法自然,无为而化”。
目前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20世纪和21世纪初,考古在北京大学馆藏中发现了马王堆帛书、郭店简、西汉竹书《老子》[29]。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的年代,该书至少成书于战国中前期。
2、《庄子》:又称《南华经》,为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其弟子、后学者所著。主题是“神性”。全书分内、外、杂三章,原文五十二章。现在的版本是郭象版本,只有三十三回。
全书“以卮言为外延,以同义反复为道理,以寓言为广度”。它是无拘无束的,无缘无故地变化的。对后来的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文学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黄帝帛书》: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的四本失传古籍,分别是《经法》、《十六经》、《称》、《道原》。最初复制在与《老子》B相同的卷中。
许多学者认为是《道德经》,与《黄帝四经》并称为黄老道教两大经典。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如何以道为基础,有序地治理国家。
4.《管子》: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至秦汉时期。内容十分复杂,有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著名军事家、军事家和农民的观点。刘向在《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教著作。当时有86章,本版存在76章,其余10章仅存在于目录中。
5、《吕氏春秋》:战国后期(公元前221年左右)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部下集体编撰,又称《吕览》。
内容杂杂,包含儒、道、墨、法、武、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故《汉书·艺文志》等均列入杂家。但实际上它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综合各种理论来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吕氏春秋》的名言:“世界是世界人民的”。
6、《鹖冠子》:先秦道家、军事家著作。《汉书艺文志》的作者据说是“楚人”。
与其他黄老道教书籍一样,本书以黄老行的名字命名,同时也涵盖了阴阳算术和其他科学。它还具有百家杂集的特点,内容涵盖政治、军事哲学等各个方面。另外,《鹖冠子》记载了战国末期庞暖率军击败燕军的战斗,因此在军事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7、《文子》:又称《通玄真经》,相传为老子弟子文子所著。主要阐释老子的话,阐明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道家“道”理论。同时,他博采百家之见,吸收了许多儒家仁义道德思想。
前人认为现在的版本是汉唐之间的伪造品,或者说是抄袭了西汉末年的《淮南子》部作品。然而,1973年,河北省定县一座汉墓出土了《文子》残片,证实了《文子》是一部存在于西汉时期的先秦古籍。
8、《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与弟子李尚、苏斐、吴忌等人合编。
《汉书·艺文志》《淮南子》列为杂书。事实上,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百家之学说,融会贯通。是汉初黄老道教的代表作。《淮南子》名言:“古之有官,则民被约束,使其不能为所欲为;有法礼者,则王被约束,使其不能为所欲为;有法礼者,则君王被约束,使其不能为所欲为。未经许可将无法做出决定。”
9、《列子》:又称《冲虚经》,是重要的道教经典。汉书《艺文志》说明《列子》今存八卷八篇,东晋张展编撰。其中,《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寓言故事百余个,读起来有趣,有意义,发人深省。
10、《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作者和出版年份不详。黄帝是假名。相传成书于北朝拓跋维时期。传记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中章、第二章。该书言简意赅,内容全面,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军事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道教代表人物及优质思想解答道教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
一、老子:姓李敏儿,字丹,字伯阳,或谥伯阳。春秋末年,生卒年月不详。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道教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言为教。在技巧和技术方面,老子强调“物极必反”的道理。
2、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姓庄,姓周,宋人。他的祖先是宋国公、宋王。他创立了中国重要的哲学流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首先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三声”思想与《易经》中的“三才”是一致的。
3、列子:姓列,名玉口,郑国莆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书上还记载,烈峪口、烈峪口或子列子,与东周威烈王时期的郑穆公同时出生。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教代表人物。一生修道,师从观音子、虎丘子、老上石、智伯告子等。
道教代表的高质量解答道教的代表人物有三大。第一个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相传他生来相貌奇特,白发白眉,看上去十分苍老。所以他被称为老子。他的正式职务原本是图书馆的历史。用今天的通俗说法,他就相当于图书馆的馆长。
他知识渊博,到处都有名。他这一代的另一位伟人孔子曾向老子请教,深受感动,遂向老子请教。老子晚年经青牛西行时,在函谷关写下了五千字的《:010—》,史称老子五千字。流传于后世,影响深远。从现代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他也被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是道家思想最伟大的传承者和推动者。后人称他为“南华真人”,其作品《道德经》又称《庄子》。其中《南华经》、《齐物论》、《逍遥游》、《养生主》等著名文章集中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根本精神和思想仍然依赖于老子哲学。后人称老庄为老庄,其学说称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用现代术语来说,它们是非常规且独特的。同时,它们又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尖刻讽刺和讽刺。
道教还有一位伟大的代表人物,那就是列子。其著作《大宗师》又名《列子》,是重要的道教经典。
它深刻地反映了夏末周初的变迁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涵盖哲学、神话、音乐、军事、文化、世情、民俗等,其思想主张宁静无为,即超越一切欲望和外在事物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不拘泥于具体形式,但要“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