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跟朋友们聊聊孙中山推翻清朝的事情。希望以下观点能帮助您找到您想要的百科全书。
关注【深度历史】,读军事时代,了解近代军阀!
1911年革命期间的南北和平谈判很少被提及。即使提起,也常常被视为袁世凯的骗局。袁世凯通过和谈,迫使清政府退位,并讹诈革命党放弃大总统职位。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和谈是如何开始的?和谈进展如何?谁在主导和谈?本期历史深处的《军旅时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一)和谈开始前的情况及双方动向
南北和谈之前,南北(独省联盟和清廷)已达成停战协议。袁世凯首先于1911年11月26日向英国公使提出停战协议,并请英国公使协调。英国公使立即将这一消息电告湖北军政府。袁世凯要求停战并不是出于什么诡计。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形势的剧变和独立运动的兴起所迫。不到两周前的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北京,但在他抵达之前,全国十七个省已经宣布独立。在清廷危急的情况下,袁世凯的一棍子已经支撑不住了。袁世凯提出停火的第二天,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也派外交部副部长请美国驻武汉领事斡旋停火。于是最终在英美等国的协调下,双方于12月2日达成了第一份停战协议,持续了三天;随后于6日和9日达成第二次和第三次停战协议。
图1.黎元洪
武汉战事平息后,全国从清朝到各独立省份,都把焦点转向了和谈。尽管革命军与清军在武汉以外的各地战事不断,但也有互相攻击的情况。12月5日,各省总督代表联席会议商定了和谈条件:“一、推翻满清政府;二、主张共和政体;三、优待旧王室;四、和平谈判。”4、以人道主义对待满族。”与此同时,吴廷芳来到湖北主持密电。为与清廷进行和谈,吴廷芳被指派胡英、王正廷为代表。另一方面,清政府也在12月7日任命袁世凯为全权和谈大臣,袁世凯指定其代表南下和谈。12月9日,清朝和谈代表唐绍仪离开北京,11日抵达汉口。
图2.吴廷芳
但由于上海各省代表的努力留下来,吴廷芳无法前往武汉,并邀请唐绍仪来上海和谈。于是17日,唐绍仪在王正廷、谭仁峰等人的陪同下抵达上海。
(二)和平谈判进程
1911年12月18日,中华民国代表吴廷芳与清朝和谈代表唐绍仪组成的南北和谈代表团在南京路市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上海英租界。第一次会议重点讨论是否全面执行已达成的停战协议。吴廷芳提出,停战协定必须得到袁世凯彻底遵守和承认,才能进行和谈。唐绍仪将此意电告袁世凯。袁世凯当天响应号召,正式承认停战协定。
图3:南北和谈代表合影
12月20日,南北和谈第二次会议举行。双方达成协议,自23日至31日停战7天。这可视为第四次停战协议。会上,吴廷芳坚持以承认共和国为条件召开下次会议。唐绍仪致电袁世凯请教。
此后,双方和谈在国家体制上陷入僵局。12月27日,唐绍仪再次致电袁世凯代为汇报:人民军队坚持共和,并请明钰下旨召开临时议会,决定国家制度。袁世凯接到电报后,在内阁全体会议上决定辞职。第二天他向帝国议会提出了这个建议并被保留。
12月29日,南北和谈第三次会议召开,达成协议召开全国会议,决定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地的清军于年内撤离。五天的时间,距离他们原来的基地数百英里。
12月30日,南北和谈第四次会议举行,制定了召开国会的四项措施。30日,袁世凯致函唐绍仪,承认第三次和谈的协议,但否认第四次会议商定的措施。
12月31日,南北和谈第五次会议举行。1912年1月8日,吴廷芳提议在上海召开国民会议。唐绍仪电告袁世凯后,袁世凯将内阁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的九项措施交给唐,并敦促国民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日,唐绍仪等13人因和谈条款未获袁世凯批准而集体向袁世凯辞职。
图4唐绍仪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唐绍仪再次辞去和谈代表的职务,并告诉吴廷芳“停止谈判”。1月2日,袁世凯电告吴廷芳否认唐绍仪签署各项条款,并通知他已批准唐绍仪辞去代表职务。后续事宜通过电报直接讨论。他还电告吴廷芳,将停战协定延长15天,至1月15日。1月8日,吴廷芳回复袁世凯同意停战,第五次停战协定达成。
1月8日,吴廷芳电告袁世凯,要求尽快派和谈代表到上海,并停止电子商务。1月9日,袁世凯电告吴廷芳,不要坚持唐绍仪签署的条款;不需要再派代表,而且会议地点是北京,所以不应该做任何改变。1月9日,吴廷芳回信袁世凯,坚持会议在上海举行。此后,双方多次就大会地点发电,但双方都没有让步。
1月14日,袁世凯与吴廷芳电商公司达成第六次休战协议,休战期限延长至1月29日。
图5.袁世凯
1月16日,袁世凯及其内阁大臣秘密向清廷报告说:“总体形势极为危急,人民军队坚持共和,不进一步商议,希望宣布共和,请举行会议”。皇家会议迅速决定该计划。”同日,隆裕太后召见袁世凯,袁世凯再次辞职。
1月18日开始,双方内部政治行动和和谈焦点从政治制度的选择转向清廷退位的条件。这一天,孙中山在南京召开内阁会议,集体讨论清廷退位的条件。然而1月19日,清朝隆裕太后召开的御会上关于政治制度的决议却没有定论。1月20日,吴廷芳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电报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经过几番斗争无果后,清政府终于授权袁世凯与南京临时政府就清帝于2月3日全权退位的条件进行谈判。
2月8日,袁世凯派梁士诒去见隆裕太后,提出清帝退位的条件。隆裕太后坚持保留三个条件,其中包括“清朝皇帝的爵号应当继承,不得更替”。梁转达给袁世凯后,袁世凯秘密电告唐绍仪,要求他“务必劝吴廷芳通融”。2月9日,吴廷芳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电报清帝退位条件的最后修正案,将“退位”改为“退位”。并宣称绝不会再屈服。2月11日,隆裕太后认可优待条件,决定清帝退位。
(三)和谈进程总结
和谈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讨论会议的主要内容、国家制度、代表大会的召开细节等。双方共举行了五次会议,五次会议均由吴廷芳和唐绍仪进行面对面和谈。但最终双方在大会召开的细节上存在分歧。袁世凯不同意唐绍仪与南方代表达成的召开代表大会的细节,导致唐绍仪辞职。
图6:南北和谈场景
唐绍仪辞职后,双方没有进行面对面的和谈。相反,双方通过电报进行沟通,相互澄清情况。双方谈判的北方代表是袁世凯,南方代表是吴廷芳。现阶段,除了达成最后两项停战协议外,最大的成就就是谈判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当然,最终成果的达成绝不仅仅是和谈的结果,而是各方政治力量最终平衡的结果。
本期深度历史【军事时代】就到这里了。下期我们将了解和谈双方代表吴廷芳、唐绍仪。
《深厚的历史》【军事时代】,和你一起解读近代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家。只需在各大媒体平台搜索“深度历史”并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