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挂艾草。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习俗,但是艾草经过一些加工后,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这种中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而且艾草还可以用来洗澡,对人体有很好的作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止咳化痰的效果。
艾草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在家中放置艾条,以“辟邪”。将枯萎的植物泡成茶蒸,可消毒、止痒。孕妇宜用艾草水洗澡或蒸。
《本草纲目》除“白蒿”、“白艾”外,还有“蕲艾”(产于蕲州,今湖北蕲春县新洲镇)的说明,可入药。这是艾的栽培品种。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种体形高大,高150-250厘米,有浓郁的香味;叶厚纸质,有密而粗的毛,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平均。不解体,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常搓成棉花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1]
枸杞入药,具有调经、祛湿、散寒、活血、消炎、平喘、止咳化痰、滋补安胎、抗过敏等功效。历代医书将其描述为“活血之要药”,也是妇科常用药物之一。尤其对治疗阴虚内热引起的妇科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它还可以治疗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水浴可以预防产后。母婴用品或医药行业枕芯、药背心引起的传染病,预防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以及阴虚内热引起的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到“艾绒”,可以用来制作艾灸贴。艾灸还可以作为“印泥”的原料。此外,狼草还用作肥料消灭害虫或熏蒸用作房间消毒和杀虫剂。嫩叶和幼苗可用作水果和蔬菜。[1]
艾茯苓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本草纲目》描述:艾叶艾叶入药。它们性温、味微苦、无毒、性纯阳、通十二经脉,具有回阳、理血理气、祛寒除湿、活血养胎的功能,等等,这也很常见。在中医和针灸方面。因此,它也被称为“药草”。台湾流行的“草药浴”大多使用艾草。关于艾叶的特性,《本草》记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云:“艾叶味苦辛,温,熟则热,具有纯阳之性,能回亡阳。”,通十二经,行三阴,理血行气,驱邪。祛湿散寒,暖子宫……用艾灸火,可以通经活络,祛除百病。”
研究表明,用艾叶作为艾灸原料,具有舒筋活血、去阴消肿、回阳解压的功效。现代药理学发现,艾叶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包括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还有-侧柏酮、倍半萜醇类和酯类等。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艾叶一般用于艾灸。他们年龄越大越好。故有“七年病,求三年艾叶”之说(《孟子》)。